草原頌歌–青海玉樹結古鎮

 

IMGP8315.JPG

 

我的言辭是一群鳥,追隨著變幻的季風和性情遷徙

 

它們遠行之時,把幾枚潔白的羽毛和一串感恩的歌

 

留在生命中那片值得讚美的原野

 

                                                       耿占坤大香格里拉座標

 

 

《進入結古鎮》

  離開瑪多後,原本期待道路的海拔節節下降,使身體能進入安全狀態,哪裡知道隨著路面頻率愈來愈高的顛簸,海拔的高度也愈來愈令人膽顫心驚,看到「進入山嶺」的路牌無須驚慌,緊接著就會是「進入平原」,而「進入平原」後也不必竊喜,數十公尺之距後,必是「進入山嶺」,總之車子就是在4500公尺左右攀上爬下的,直至通過巴顏喀喇山口的4824公尺後,頭痛的程度總算可以緩解了吧!

 

IMGP7829.JPG  

 

IMGP8110.JPG  

   但是這天地間卻以無比的寬廣美麗,來鬆釋我那腦門中緊繃的發條。道路在下降,兩旁壁立綿延的山峰驟然消失,車子幾乎是開進谷底,蜿蜒地在山間迴繞,屈曲的小溪追隨著我們逶迤而行,溪畔草甸上站滿了迎接我們的各色野花,還有那彩色的山丘全舖上了層層織花的地毯,有白色的、黃色的、紫色的…在陽光下閃耀著如夢的光輝。

 

IMGP8396.JPG  

  

IMGP8472.JPG  

 

IMGP8463.JPG  

   潺湲的溪流在一陣追蹤之後,迎面撞上了浩浩蕩蕩的通天河,終於身不由己地跌入江河之中。

 

IMGP8570.JPG  

   海拔降到了4000公尺以下,櫛比鱗次的房舍出現了,有低矮的磚木平房,有現代式的高樓,有簡陋的藏式「一面坡」,有華麗的藏式閣樓,截然不同卻也協調地排列在一起,從這裡你可以看到各個不同時代的縮影。而山坡上有著宏偉壯觀的寺廟,全世界最巨大的嘛尼石堆–嘉那嘛尼石經堆,就在觸手可及的馬路邊,我知道我們已來到了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神奇美麗的地方–結古鎮。

 

IMGP8407.JPG  

 

IMGP8410.JPG  

《歡樂的草原》

   結古鎮位於長江上游的通天河畔,在四座海拔5000多米的高山環抱之中,面積20平方公里,是被稱為三江源商業重鎮的玉樹州首府,也是歷史上唐蕃古道的重鎮。

 

IMGP8383.JPG  

 

IMGP8403.JPG  

   從結古鎮出發,經兩個多小時,就可到達青藏高原上黑頸鶴的最主要繁殖地–隆寶灘自然保護區。這些被列入世界紅皮書的瀕危物種,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他們每年11月飛往雲貴高原過冬,在早春時又飛回此地繁育後代。

 

IMGP8183.JPG  

  這片棲息地在兩道平行的山嶺間,大約20多公里長,3、4公里寬的沼澤地裡。很幸運地,我們看到了兩隻灰身黑頸的鶴鳥在水澤裡悠閒地漫步,高大的身軀,亭亭的姿態,顯得十分優雅,而頭頂上的那一抹紅則烘托出了華貴的氣韻。其中一隻鶴開始變換著步伐,飛舞起來了,啊!多麼優美,在這片藍得透明的天空,綠得醉人的濕地間,還有什麼比這更自然動人的舞蹈嗎?

 

IMGP8202.JPG

 

   如果說黑頸鶴是高雅的仙女,那麼那些在空中盤旋,粗野地爭食屍體的禿鷹,應該就是醜陋的惡魔了?那樣駭人的長相,讓動物避之唯恐不及,然而藏人畢竟還得仰賴這些具有強大力量的兀鷹,將他們的靈魂送達天庭,神靈並不僅限於慈悲的菩薩,還包括持有法力的凶神惡煞。

 

IMGP8234.JPG

 

   當然,在這繁花似錦的大地上,不可或缺的是︰滿山遍野的牦牛和綿羊安靜自足地在草原上覓食。

 

IMGP7771.JPG  

 

IMGP8161.JPG  

 

IMGP8347.JPG  

IMGP8333.JPG

 

   草原上天寬地闊,處處可見水塘,水塘中倒映著藍天白雲、碧草鮮花,我們在水天之間游弋,不自覺地被這泓水灌醉了…

 

IMGP8302.JPG

 

 

IMGP8271.JPG  

  

IMGP8265.JPG  

 

IMGP8284.JPG  

   都說「玉樹歌舞」的豐富美妙享譽已久,這片屬於康巴族的大地是歌舞的海洋,康巴漢子用歌舞來讚美心上人,讚美大自然,讚美神靈的厚愛,我們雖然沒有趕上玉樹的歌舞節慶,但在這遼闊的天地間,愉快地野餐、盡情地飲酒、熱烈地唱歌跳舞,就像置身在草原盛會中,卸卻了沉重的外衣,體驗到一種生命的解放!

雪山請你向後讓一讓

因為雄鷹的翅膀展不開

江河請你向後退一退

因為我們的舞步邁不開

                      “康巴民歌”

 

IMGP8293.JPG

 

 

IMGP8344.JPG  

 

IMGP8299.JPG   

嘛尼石堆

   生命是短暫而脆弱的,所以藏族人挑選出與天地同壽的石頭,刻上六字真言、經文或佛像,好讓他們對於神靈的讚頌,對於永生的追求可以延續下去。在村寨、在山腳、在河畔、在寺院,這些石塊被不斷地堆疊、積聚,最終形成了一座座宏偉莊嚴的嘛尼石經堆。

 

IMGP8115.JPG  

 

IMGP8484.JPG  

   在玉樹結古鎮附近的新寨,有一座巨大的嘉那嘛尼石堆,是明朝洪武年間,結古寺第一世嘉那活佛遵照文殊菩薩在夢中的啟示而建的。

 

IMGP8507.JPG  

   嘛尼堆的中心是一座用紅色嘛尼石疊成的寶塔,寬大的石經牆環繞在周圍,五彩經幡和哈達迎風飄揚,營造出一個神祕莊嚴的時空。

 

IMGP8528.JPG

 

   除了六字真言,這些石片上刻有整部的經典、佛像和律法、曆算、藝術方面的論述,以其價值之高,被譽為「世界第一石刻博物館」。

 

IMGP8520.JPG  

 

IMGP8539.JPG

  

   有人估計這裏已堆積著3億或5億,甚至25億大小不一的嘛尼石片,但每天依然有人把刻好的嘛尼石放到石堆上去,每天依然有許許多多的信徒繞著嘛尼堆,轉著經筒,向神明默默祝禱,就是這些虔誠的心靈,使得這些石頭不僅僅是具有了生命,也具有了法力。

 

IMGP8516.JPG  

 

IMGP8510.JPG

    

  藏族人世代生長在星空長天、雪山大河與草原萬物之中,他們早已將自己視為大地上的萬化之一,因此在面對死亡時,能將哀歌唱成了頌曲。生,愛與死是藏族人生的歷程,也是所有人生命的過程,其中的奧秘就在大自然當中。

 

IMGP8532.JPG  

            

                     參考資料 耿占坤〈大香格里拉座標〉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r  的頭像
    cher

    旅人的天空

    c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