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印象
重慶附近武隆的天坑地縫也算是大自然的曠世巨作了,那樣仰之彌高的崖壁和天然石橋似乎直達天庭,令人油然生出崇敬之情!而深入地底裂縫的峽谷,竟然還有數之不盡的瀑布湍流,讓你在做這趟地心之旅時充滿了無限驚 異!
武隆仙女山在重慶市武隆縣引城東南的白果鄉與核桃鄉交界處,到仙女山不可不去的就是天坑和地縫。
先說天坑有天生三橋,是由巨大的天坑形成的天然石橋,由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成縱向排列,平行橫跨在羊水河峽谷上,將兩岸山體連在一起,規模龐大,氣勢磅礡,是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
在下天坑前,可先到入口邊上二百米處的懸空玻璃平台上觀看天坑全景,然後再搭百米高的電梯直達坑底。
出了電梯後,仰觀四周都是高聳的峭壁,有一面峭壁中間是一個既高且大的巨洞,頂上彷若天橋,這就是天龍橋,此橋橋中有洞,洞中生洞,形成一橋兩洞神奇又壯觀的景象。
谷底有個四合院不遠在望,這個四合院原本是天福宮驛站,始建於唐武德二年(公園619年),是古代涪州與黔州官方信息傳遞的重要驛站,毀於兵燹。後來由張藝謀在拍攝「滿城盡帶黃金甲」外景時重新修建。
到了四合院就下到了谷底,四合院在天龍橋下端,屋頂被天龍橋萬丈深淵籠罩,站在200多米深的坑底仰視,只見巨岩猙獰,令人望而生畏!
青龍橋,高300多米,是三橋中垂直落差最大的一座,橋身青翠,藤蔓纏繞,遠觀似一條青龍欲飛沖天。
黑龍橋,橋洞頂部岩石深暗如一條黑龍橫臥於此而得名。
走在天坑谷底的棧道上,可以見到那些提供你發揮想像力的岩洞崖壁,如鯉魚躍龍門,如雄鷹展翅…
在青龍橋和黑龍橋合圍而成的山崖裏有一神鷹天坑,規模雖較小,卻顯得更雄奇險峻。
出得天坑是滿目的蒼翠在嶙峋的山壁上熠耀生輝…
沿途更有飛泉流水和青碧的水潭,為天坑之行劃下美麗的句點。
再說龍水峽地縫,是羊水河峽谷的最後一段,兩側岩壁高80–210米,谷底寬度1.3–15米,大多是在2–5米之間,峽谷深度與寬度比例接近20比1,構成了一線天的景觀。
從售票廳旁邊,沿著隧道般的洞穴下行,在搭乘電梯處可以看到幾折飛瀑垂掛在翠綠的山崖間。
出得電梯後沿著之字形的台階繼續前行,俯視近百米下方的深溝處還有棧道,而棧道下面是如線般的裂縫。
之字形道路迤邐似無止盡,最後通向一個黑黝黝的洞口,這裡的護欄緊貼崖壁,只聽見轟鳴的水聲和深不見底的隙縫,遊人在此止步,必須轉向下方陡斜的階梯,進入神秘不可測的地心。
兩旁峭壁危聳,巨石崢嶸,峽深溪窄在地底咆哮,不久就來到了這處彷彿從天際倒掛下來的大瀑布前…
潔白的匹練垂掛在綠茸茸的山崖前,撲面而來的水花沁人心脾,右側隠約有一小徑,引人想要進入那幽邈之境,去探訪一下這地心的奧秘。
出大縫過小橋,順著另一山體繼續下行,沿途仍上方時有瀑布,下方是深溝急流,而中間穿行的則是懸空架設的步道。
龍水峽地縫因是縱向坡度大,河谷曲折,顯得變化有致,終年流水淙淙,跌水與深潭相間出現。地縫峽谷長5公里,開發供遊客行走的棧道僅2.3公里,然沿途的鬼斧神工,曲折奧妙,已令人歎觀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