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桃花源–美秀美術館
緣路而行,夾道是數以百計的枝垂櫻,淺淺的紅、淡淡的紫,粉嫩的櫻花開滿枝椏,紛紛披垂的枝條綿延不絕,形成了壯闊的花之瀑。
飛花逐風,落英繽紛,踩在垂櫻織就的花毯上信步徜徉,櫻花林的盡頭是一座隧道,彷彿若有光…呀!這不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嗎?「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這正是世界知名建築師貝聿銘根據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故事為設計理念,於1997年在日本滋賀縣所修建的美秀美術館。
隧道蜿蜒迴繞,宛如漆著櫻花的粉色光環,穿越隧道後豁然開朗,有一天橋連結,天橋上類似吊索的設計使得橋樑顯得輕盈空靈,銜接了夢幻般的感覺。
由廣場走向正門入口,兩旁是傳統日式的路燈和松樹,使美術館具有日式建築的基本風格。
然後就進入了美術館, 美術館是以「自然、建築物和美術品」「傳統和現代」「東洋和西洋」之融合為主題,建築物的外部是採用自然復原的方法,屋頂是以幾何圖形編織而成且玻璃屋頂延至石灰岩的壁面,讓明亮的陽光注入室內。
從入口大堂正面以借景方式遠眺,顯現室內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魅力,入口大門的圓形玻璃窗,可以呈現室外的自然景觀,也是通往館內稀有珍寶的「夢之門」。
外型嶄新的鋁質框架及玻璃天幕,配上Magny Dori石灰石及染色混凝土等暖色物料,以及量身訂造的展覽和存放裝置,充分表現出設計者匠心獨運的心思。
金屬櫃架構成迷人的線條,天然光線會隨著一日不同時間,一年不同季節而產生不同的光與影的圖案
往南館展覽區通道上的仿羅馬時代馬賽克,南館的展覽室有埃及、希臘、羅馬、中國、波斯、西亞、南亞和中亞的古代美術品。
美術館共有三間商店,兩間位於美術館本館,另一間位於接待棟內,「Peach Valley」餐廳就位於接待棟,提供飯和麵食,所有食物均是採用自然農耕法種植,是到美術館參觀遊客午餐的最好選擇。
就在琵琶湖之南的阿爾卑斯山中,這座將美與大自然密切結合的美術館實現了人類追求烏托邦的夢想,你能夠不為之嚮往嗎?
館址 日本滋賀縣甲賀市信樂町桃谷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