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國聖地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五臺山又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位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台縣東北隅,最高海拔達3058米,最低624米,總面積為2837平方公里。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東台觀日出雲海,西台賞月色妖嬈,南台看山花爛漫,北台覽群山疊翠,中台望怪石嶙峋。五峰聳峙,雄偉壯麗,曲折綿延,因歲積堅冰,夏仍飛雪,從無炎暑,故又稱清涼山。
大多數到過五臺山的人通常只是到了以五台縣台懷鎮為中心的寺院群,台懷鎮不大,青山之下,一條沿著清水河的公路,幾條古樸的小街,各種銷售旅遊、佛教用品的小門臉,還有就是那一座座香火繚繞的寺廟和隱藏其間的民居。
菩薩頂 位於台懷鎮的靈鷲峰上,菩薩頂前有108級陡峭的石階,如懸掛在空中的天梯,上面是梵宮佛國,是五臺山十座黃廟中的首廟。
菩薩頂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稱「大文殊院」,唐太宗時重建,稱為「真容院」,明永樂年間再改建為「大文殊寺」,一直沿稱至今。
清康熙年間,菩薩頂的主要殿宇鋪上了表示尊貴的黃色琉璃瓦,山門前的牌樓也修成了四柱七樓的形式,成為了皇室的寺廟,地位極其尊貴。
菩薩頂山門外水牌樓上的「靈峰勝境」,文殊殿前石牌坊上的「五台聖境」均為康熙皇帝親書。
顯通寺建在台懷鎮的靈鷲峰下,是五台山歷史最悠久的佛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年間,初名大孚靈鷲寺,明太祖時重修,賜額大顯通寺,清代又重修,形成今天的規模。
顯通寺是五臺山寺廟群中最大的一座寺廟,寺宇面積8萬平方米,各種建築400餘間。中軸線上有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等七座大殿。
中軸線後部高坎上有一銅殿,面闊三間,高不足五米,小巧精緻,鑄於明萬曆年間,是高僧妙峰一生最傑出的作品。
黛螺頂 位於台懷中心寺廟群區東,陡峭的半山脊上,因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頂寺宇名為大螺頂,又稱黛螺頂。
登黛螺頂的山路有兩條,一條沿南端的山脊而上,需攀登1080級台階,可俯瞰台懷鎮的屋宇街道和寺廟。
另一條路是沿北端的山脊,沒有階梯,路面不平較難行走。若想飽覽登黛螺頂的壯美,不妨走階梯上山,再沿此小徑下山。
黛螺頂創建於明成化年間,五座台頂各有一尊文殊菩薩法像,人們轉遍五座台頂,朝拜了五尊文殊菩薩,叫「大朝台」。黛螺頂把五座台頂文殊菩薩的法像集中塑在一起,來到這裡也就等於上了五座台頂,叫做「小朝台」。
後殿台階下長有一松一柏,圍粗均在3米左右,即是乾隆皇帝在登黛螺頂御筆題詩中所稱的「階下千年不老松」。
五爺廟 創建於明代,重修於清代。文殊殿係明萬曆年間創建,三簷歇山頂,簷建繁複,上下左右勾連,堅固牢實,裝飾性很強,在五臺山殿建中別具一格。廟的對面有個戲台,傳說五爺喜歡聽戲,有錢的香客還願時通常會請戲班來演出,以答謝五爺。
塔院寺 原是顯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時獨立為寺,寺內以舍利塔為主,舍利塔是一座藏式白塔,故又名大白塔。此塔居於台懷寺諸寺之前,高56.4米,非常醒目,一向被看作是五臺山的標誌。
寺前有木牌坊三間,玲瓏雅致,為明萬曆年間所築。寺中主要建築,大雄寶殿在前,藏經閣在後,舍利塔位居其中。
塔基座呈正方形,藏式,全部用米漿攔和石灰砌築而成。塔腰及露盤四周各懸風鐸,風來叮噹作響,為古剎增添不少意趣。
殊像寺 是供奉文殊菩薩的寺廟,始建於唐,其中佛龕的背面塑三世像,三佛居於文殊背面的倒座上,不合一般寺院慣例,頗為特殊。
寺外牌樓前下方,有一股清澈見底的泉水,冬天不結冰,水中冒熱氣,夏天卻十分清涼,喝上幾口頓覺甘甜沁入心脾,周身爽快,名為「般若泉」,意謂飲此泉水者能長智慧去愚癡。
五台山又是久負盛名的避暑勝地,當炎夏燥熱難耐時,五台山卻氣候清涼宜人。這裡峰巒疊翠,佳木蔥籠,野花爛漫,清泉遍地,伽藍寺宇,散佈其間,令人覺滿目清新,身心寧靜舒暢。
五台山不惟是美麗的高山自然公園,其間殿宇巍峨,氣象莊嚴,所珍藏的古蹟文物不計其數,難怪被譽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可說是實至名歸啊!
參考資料:《大運山西》亞洲旅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