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這樣走過天祥
這次的天祥之旅是個意外的驚喜,關閉了許久的九曲洞整修完畢,在六月份重新開放,多麼幸運啊!雖然在易落石的地方加蓋了隧道,但最精采的部分依舊保留了原貌。
從燕子口到靳珩橋的這段峽谷,也是天祥最具代表性的路段,重新規劃過的辦法使得車輛只能行駛在隧道中,好在人車分道,你仍然可以沿著山崖邊去仰望高峻的峭壁和深邃的溪谷,耳際依稀迴響起那驚呼的讚嘆聲…
早在高一和大學時就曾兩次徒步走過橫貫公路,天祥是其中美麗的句點。後來也陸續來過多次,但是領受最深的應是十幾年前決定再次揹著背包,獨自在天祥一步一沉吟地度過的那些日子吧!如今翻開當時的紀錄,猶自深受觸動呢!
曾經我這樣旅行-天祥篇
不知道自己究竟去過幾次太魯閣了,最壯烈的一次是在高一時,從霧社徒步走到太魯閣,但就算那樣,也未嘗真正認識到太魯閣的奇絕。直到今年元月,車行經過燕子口,九曲洞,這才驀然發現到它的雄奇險峻,而令自己吃驚的是在走過千山萬水,遍歷世界奇景之後,再回到這個年少時曾經熟悉的地方,竟然會為它深深地撼動,那撼動是以前不曾體會到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個簡單的道理,卻總是要在千迴百折的焠鍊之後,才能體察個中的深義。
於是我決定了再做一次的獨自重遊,而且是非一步步地親炙這片大地,不足以滿足我內心的渴求。也許你以為看出了我的孤獨落寞,但內心卻是雀躍和歡喜的啊!一個人旅行的空間異常寬廣,你可以恣意揮霍你的自由,就像徐志摩在翡冷翠山居時那樣:「作客山中的妙處尤在你永不須躊躇你的服色與體態,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蓬草,不妨縱容你滿腮的苔蘚…」毫無顧忌地縱身躍入那片山林中,讓周身的每一角落都飽漲了山的氣息…
在砂卡噹步道上無意間發現了席慕容的一首詩,寫的是溪水與石的聚散離合,道的卻是人世間情愛的纏綿:
「縱然 你已去遠 想此刻又已隔了幾重山
我依然停頓在水流的中央
努力回溯 那剛剛過去的時光
想你從千里之遙奔赴到我的身邊
原也只為了這一刻的低迴和繾綣
從雲到霧到雨露
最後匯成流泉 也不過只是為了想讓這世界知道
反覆與堅持之後 柔水終成雕刀」
終有一天,我們也會留下滿身的刻痕,刻痕上記載著一段段與流水的故事,但毋須憾恨的,因為你終將明白:偶然其實也等於永恆。200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