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之秋
一.橋後的高地
「祢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你的路徑都滴下脂油,
滴在曠野的草場上,小山以歡樂束腰。
草場以羊群為衣,谷中也長滿了五穀,這一切都歡呼歌唱。」
《詩篇六十五章11–13節》
禾木村地處深山之中,從北疆布爾津縣城到禾木近170公里,沿途要穿越高山峽谷,森林草原,茫茫戈壁。而從喀納斯湖區到禾木村也要約50多公里的路程,因大部份是山路難以行車,每年10月中旬到第二年的5月大雪封山,一直要到冰雪融化後才能進入。我們在9月底來到禾木,算是幸運地趕上了這一季燦爛的秋光。
禾木草原位於喀納斯河與禾木河交匯區域的山間斷陷盆地中,海拔約1124到2300米。盆地周圍山體寬厚,頂部呈渾圓狀,河流多切割山體為峽谷。
禾木村就座落在一個山坳裏,爬上村莊外圍的小山坡,可以俯視禾木村及禾木河的全景,其中範圍最大、視野最佳的高地,當屬禾木橋後的那片高地了。
禾木河的水是灰藍色的,河水清澈晶瑩,安靜淡泊地環抱著整個村落。
河上的禾木橋可說是禾木村的標誌性建築,歷經了百多年喀納斯冰川溶水的衝擊,依舊堅守在那裡,呈現出古樸而敦實的氣質。
跨過禾木橋是繁茂的白樺林,你也許可以策馬直上高地,但我喜歡緩緩步行在樺林中,仰頭看那筆直樹幹間一方方的藍天,靜聽腳下窸窣作響的層層落葉。
林間的小河讓樺木有了攬鏡自照的機會,千百竿的白色枝幹倒映在水中,藍天把水面調配成了青色,樺葉則把潺潺溪流染上了金黃,遊人在林中穿梭,牛羣涉水而過,這一幅幅景象就像色彩濃烈的油畫般,讓人墜入美麗的夢境…
而黃澄澄的葉子其實已掉落了許多,只剩下高聳的枝梢上幾許閃爍著金光的葉片在空中顫搖,彷彿正在努力維繫著這即將落幕的璀璨時光。
爬上高坡向村子眺望,潔白的雲彩在淨藍的天空自由揮灑,遠遠近近全是金黃的白樺與墨綠的松林參差錯落,交相輝映著…
禾木河在林木的掩映中,從村旁悠悠流過,淡淡的水汽在樹林上空形成一條蜿蜒的白絲帶,陽光柔和地灑在遠處村莊一棟棟的小木屋上,像是神在創造天地時特意私藏了這麼一片土地,讓人感到無比的安詳靜謐。
下得高地,出了禾木橋後,就又進入禾木村中了。禾木村是保持著最完整民族傳統的圖瓦人集中生活居住之地,蒙古族圖瓦人有1400多人,其中禾木村就有800多人。
在這回旅館的一路上有著各式各樣的商店和餐館,但都保留著圖瓦人和哈薩克人原本的生活型態與建築。毛皮之類的產品、蟲草、蜂蜜…都具當地特色,值得一嚐的是像麵餅一樣的馕和羊肉拉麵、烤羊肉串吧!
如果你想走出村外,翻過山嶺去尋訪更為原始純樸的秋光,那麼禾木到處都能找到可以租騎的馬匹,也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