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坎八卦村
呈坎位於黃山市徽州區北部,在黃山南面40公里處。呈坎原名龍溪,始建於東漢三國時代,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早在宋朝就被理學家朱熹讚譽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
呈坎整個村落按照易經陰﹙坎﹚陽﹙呈﹚二氣統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風水理論選址佈局,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完整的九宮八卦使得全村巷弄走來彷彿迷宮,是皖南最神秘古老的八卦村。
村落周邊矗立著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個方位,構成了天然佈局,與村內的人文八卦巧妙融合,使呈坎成為中國古村落建設史上的一大奇蹟。
寶綸閣 是現今保存得最好的舊日光輝代表,原名「貞靖羅東舒先生祠」,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整座祠堂佔地五畝餘,分前、中、後三進,五層山牆,層層升高,十分宏偉壯觀,祠堂裡的石雕木刻都異常精美。
村內的龍溪河宛如玉帶,呈「s」形,自北向南穿村而過,形成八卦陰陽魚的分界線。
這條河就像是呈坎的護城河般守衛著村莊,河水又是村人的命脈,村民到此取水、用水,引水進入村中的溝渠,沿著河岸的民居櫛比鱗次。
河上架著大大小小的木橋,越過木橋就是寬闊的農田,最大的一座橋上還搭建著亭子,成為村中老人小孩休憩聚會的所在。
呈坎八卦村可說是徽派古典藝術的高度弘揚,徽州民居大多依山傍水而建,粉牆黛瓦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遠看極具詩情畫境。
但徽州民居的內部世界不僅被高大的馬頭牆擋住了,且其平面佈局也依小小的天井呈“凹字形”、“口字形” 、“曰字形”,這三種格局無論哪一種都是把人徹底的關閉起來,與外部世界隔開。
冬日廳堂的天井裡八面來風,關起厚厚的大門,一家人就像在坐牢,白天走進廂房裡也要點燈,當初徽州的老祖宗們設計出這種房子,其目的不是住著舒服,而是為了封閉自己,是為了富不外露,財不外流。
呈坎地處徽州大地一隅的小山村,近年來卻吸引了不少研究建築風水的專家以及藝術家、文史工作者,當然更多的是來看熱鬧、看美景和享受氛圍的大批遊客。但呈坎居民似乎沒有受到太多的騷擾,僅在巷弄間有少許店家和地攤,並沒有以觀光謀生的意圖。
陽光穿不過高高的牆頭,僅在長巷裡勾勒出屋簷的一角輪廓,呈坎的居民在這年淹代久的高牆窄弄間踩著尋常走慣的步伐,完全無視於外面瞬息萬變的世界…
雨霧籠罩了山村,呈坎更加靜默了,只有斑剝的牆垣和漫佈的蒼苔顯示著古老歲月的殘痕,但那雨中歸家的村民並不在意自己也是歷史的一部分,他們走進深巷,他們知道在巷子的某一個門裏總會透出一方斜斜的光來,門內有他們所熟悉的親愛的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