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公路(上)
帕米爾高原位於中亞東南部、中國的西端,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是亞洲主要山脈交匯而成的巨型山結,平均海拔在4000–5000米之間,有「世界屋脊」之稱。
帕米爾高原古稱蔥嶺,是古代中國和地中海各國陸上通道「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這條古道留下了許多探險家和英雄賢哲的足跡,包括張騫、玄奘、馬可波羅、斯文赫定、史坦因…等,在公路未闢、車輛未發明前,就跋涉在這高與天齊的荒原上,其間備受的艱苦難以想像,而終究能克服困難達成使命,為人類留下不朽的貢獻。今日我亦可以踏上這道旅程,追尋前賢腳步,心中真是興奮莫名了!
想從新疆穿越帕米爾高原去到巴基斯坦,最直捷的方法就是走喀喇崑崙公路(又稱中巴國際或中巴友誼公路),這條公路北起新疆喀什,穿過喀喇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西端,經過中巴邊境口岸紅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長1224公里,其中在中國境內有415公里。
離開喀什不久後,豔紅的山脊地貌和整齊羅列的白楊漸漸失去了蹤影,車子開始進入光禿禿的大山。過了蓋孜邊檢站,狼牙般尖銳地插入天空的褐色山體逐漸在道旁顯現,這樣險惡猙獰的山勢看來就像是熟悉的喀喇崑崙山,12年前,也曾行在這山間,戰戰兢兢地去探索一個未知的神奇之地,只是那次是阿里,而這次是中巴邊境了。
在這公路上,每個遊客都會忍不住停下來的第一個景點就是白沙湖了,清澈的湖水連著白色的沙丘,那些白沙簡直就是質地柔膩的粉末,和潔白的雲朵、碧藍的水波相互輝映。
沿著湖邊一排極低的石頭房舍是販賣玉石和手工藝品的商店,對面才是民宅和從前驛站的所在。這裡的風十分凜冽,氣溫驟降,讓人乍見高地苦寒的威力,無法在此久留。
盤山公路漸次升高,其實這裏已經是海拔4000多米了,公格爾峰(7719米),公格爾九別峰(7519米)矗立在道旁,山頂的皚皚白雪和那從頂峰流下來的冰川彷彿貼在車窗般,近得逼你的眼!
慕士塔格峰則是群峰中最耀眼的明星,它位於新疆阿克陶縣與塔什庫爾干縣之間,海拔7546米,是一個弧形隆起的山體,有著面積廣闊的冰帽,四周因冰川和流水切割,形成不少深不見底的峽谷,總共有16條冰川從這裡流向四方,因而有「冰山之父」的美稱。
在蘇巴什村的中巴公路旁,有一個美麗的湖泊卡拉庫里湖,湖水會因天候而呈現不同的色彩,晴光中,巍巍的慕士塔格峰和公格爾九別峰倒映湖面,雪峰在藍色的湖水中熠耀生輝,那樣的雄奇壯美真會叫人瞠目結舌啊!
湖邊有氈房、木屋,若是你想一睹卡拉庫里湖畔的雪山日出,而又不畏酷寒的話,不妨在此住宿一晚。
這兒的居民都是塔吉克族人,有著阿利安血統,高鼻深目、寬寬的額頭和白色的肌膚,普遍使用維吾爾族文和信奉伊斯蘭教。
當地居民世代以放牧為生,兼事農耕。
高原上也有美麗的草場,在金秋時節都披上了金光燦爛的外衣。
塔什庫爾干是到中巴邊界紅其拉甫前的最後一個縣城,這裏四圍都是崇山峻嶺,平均海拔3500公尺。雖說是縣城,也只有一條商店街和些許客棧而已。城北有一座石頭城,是漢代西域36國之一的蒲犁王都,城址略呈方形,周長1300多公尺,因年代久遠,已成斷垣殘壁。
從塔什庫爾干到紅其拉甫,高度逐漸攀升至5000米,不過道旁依舊有寬闊的的草原,牛羊在柔和的晨光中悠閒地吃草,遠處人家炊煙裊裊…這一幅幅寧靜祥和的畫面令人渾然不覺置身於高曠荒寒之地。
紅其拉甫口岸位在中巴邊界上,中巴各豎有一塊界碑。「中國第7號界碑」是在1982年所立的,標示著中巴公路中國段的終點,遊客若蒙允許,可以出中國關口到巴基斯坦邊界前逗留10數分鐘拍攝留念。
中巴公路的中國段雖在此停止,卻是通往巴基斯坦的開始,道路在連綿不絕的群山萬壑中,不再是平坦寬敞的柏油路,但卻是我心之所向的祕境,也許哪一天我真的能越過那個巴基斯坦的邊關,進入另一個夢想的國度吧?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