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位於北京市密雲縣與河北省灤平縣交界的燕山山脈之中,東望霧靈山,西臨臥虎嶺,扼出入關塞要道,地位與形勢均十分險要。這段長城視野廣闊、敵樓密集、景觀奇特、氣勢非凡,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的美譽。
「金山嶺長城」始建於1368年,重建於1567年,西起「龍峪口」,東到「望京樓」,全長10.5公里,設有大小關隘5處、敵樓67座、烽火燧2座,加上「擋馬牆」、「障牆」、「文字磚牆」、「麒麟影壁牆」、「庫房樓舖房」,在萬里長城中屬絕無僅有。
難以想像這樣堅硬厚重的石塊也能鋪排出如此嬝娜的線條
更如一條巨龍蜿蜒盤旋於崇山峻嶺間,似乎隨時都要騰空而去…
金山嶺長城初由明洪武時的徐達主持修建,後來由名將戚繼光加以整修,戚繼光首創「空心敵樓」,也就是橫跨長城南北緣牆,頂上蓋起三層樓高的中空塔台,樓頂上設置瞭望台,樓台內設置小房間供哨所的士兵擋風遮雨,或屯駐士兵和儲存武器,必要時樓台內還可駐兵上百人,成為一支可獨立作戰的支隊。
「敵樓」門口建了一列列橫排的矮牆,叫「障牆」,或是在「敵樓」入口處設置了陡峭階梯,要進入「敵樓」必須迂迴通過「障牆」,然後攀爬陡峭階梯。這些都是做為防守「敵樓」的「最後防線」,以備萬一敵軍攻上城牆後,守軍仍然可以步步為營廝殺,固守陣地阻絕敵軍長趨直入。
長城的制高點上築有「烽火台」,通訊方式白天點狼煙、晚上放烽火,雨天則鳴砲示警。
為了達到易守難攻的目的,「敵樓」和「烽火台」所在的長城外側,所有平緩的山坡地都被剷削成為陡壁,使敵人不易攻頂對「敵樓」施行攻擊。靠近城牆根邊緣地區,再用石塊砌築成「擋馬牆」,讓敵人不易攻近城牆。
城牆上設有斜口的「石垛」射孔,便於守軍對外射箭。「關口」和「敵樓」,組成了「城關相連、敵樓相望、烽火警報」,一套完整的防禦系統,和彼此能相互支援的交叉火網。
走在往古北口的城牆上,只見荒煙蔓草,牆垛傾圮,這段保留原貌的長城,遊客稀少,使你能夠好整以暇地游目四顧,馳騁想像,在聆聽自己的喘息聲中似乎也夾雜著隱隱的遠方戰鼓…
「車轔轔,馬蕭蕭
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娘妻子走相送
塵埃不見咸陽橋
………………」
那些戍守邊牆的兵丁與親人訣別,寂寞悽涼地面對不可測的命運,那些前仆後繼的征戰,血流成河地染紅了綿延的城垛…
「君不見,長城上
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
天陰雨濕聲啾啾」
但是無情的明月依舊會照在舊時的關塞上,繽紛的離離芳草依舊會在漫漶的古道旁唱出一季燦爛的秋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