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泰姬瑪哈陵東門邊上.印度阿格拉
誰會想到揆別十年後,又再踏上了印度的國土呢?這個當初曾經扛著背包,頂著炎熱的太陽,在吵雜擁擠髒亂的環境下苦行僧般度過的地方,竟然也沒有阻擋了我再來的腳步。雖然歲月之流早已淹沒了許多往事,但是印度其實並無太大的改變,只除了已經不再便宜的物價外。
到阿格拉的旅客主要都是為了泰姬瑪哈陵而來吧!這個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建築,是蒙兀兒王朝的帝王沙賈汗為在生產中去世的皇后所建的陵墓。以白色大理石為主要材料,並配以寶石鑲嵌點綴的花草圖案,莊嚴肅穆中散發著典雅麗緻的氣息,無論從哪個角度望去,造型都極其壯麗完美。
所以我們就選擇了緊鄰東門邊不到50公尺的Sheela住宿了。從院落大門進去,一路上九重葛的紫紅花瓣鋪了一地,而頭頂上的藤蔓更是攀爬到了屋宇和大樹上,猴群在樹上跳盪著。沿著路畔是青翠的草坪和美麗的各式花朵,這襯托得紅色的住房是多麼悅目啊!
房內的設備如何並不重要,但是天哪!打開房門剛放下行李,第一件事就是和蚊子的一場混仗,夥伴也加入戰局,短短十分鐘吧,白色的牆上已處處印滿了蚊子殘骸的圖案,所幸阿華帶來了蚊香,而天花板上的那隻壁虎也居功不小。
除此之外,住在這裏對於參觀泰姬瑪哈陵或在阿格拉核心區遊逛倒是十分便利。沿著東門邊往市區走,都是販賣藝品或雜貨的商店,也有一般的民宅、餐館
街道兩旁的流動攤販讓原來就不寬敞的巷弄更形侷促,而在這樣的馬路上穿梭著汽車、摩托車、嘟嘟車、三輪車、腳踏車、行人,以及牛或馬,各自橫衝直撞地開路,也總會在千鈞一髮時及時的避開對方。印度的旅遊業其實很發達,不管有無掛牌,只要你開口,就會找到車子或換到盧比,載你去到要去的地方,不過這當中價格的拉鋸戰和對方是否真的履行約定,還得花費相當的功夫!
Yash Cafe就在小巷中間,這個lonely Planet推薦的餐廳價錢公道,食物好吃,你若只點一杯奶茶也可坐上半天,看書聊天,從窗口俯視熱鬧的街道。
近黃昏時,你可以循著東門往亞穆納河的方向漫步,這條小路經過十年來的整修,已成了一道較寬闊平坦的柏油路了。牛羊的數目減少了,倒是多了不少警察,原本居住在裏面的居民多數已遷出,卻搬進了大批的猴子。猴群在路上奔跑,在草叢樹林裡遊走,同樣游走在其間的還有野生的孔雀,不時發出與外型不相襯的嘎嘎聲,叫得更大聲的是烏鴉,在黃昏時紛紛繞著枯枝鼓譟。還有長長尾巴的綠色鸚鵡雙雙飛至城垣上,耳鬢廝磨地把頭鑽進垣牆的縫隙中。在愈來愈溫柔的氛圍裏,多是雙棲雙宿的歸巢鳥兒,那「繞樹三匝,何枝可棲?」的畢竟是少數。
亞穆納河邊上築有一間白色寺廟,順著河階而下,又是水鳥們嬉戲覓食的天堂了。若是季節恰好,也許可以看到火紅的夕陽映照著潔白的泰姬瑪哈陵,但是像這樣被落日餘暉籠罩的泰姬陵也已是絕美的了!
想要看到泰姬瑪哈陵及其三面城門的全景,就非得來到月光花園不可。雖只是在亞穆納河對岸,卻須得過橋出城,繞上一大圈。這個花園就在泰姬陵對面,據聞當年沙賈汗選定在此以純黑的大理石修建自己的陵寢,好和愛妻朝夕相望,可惜這個願望終究沒能實現,此地現已被改建為園林,裏面整齊地種植了些花木,供遊客盤桓其中,追思這一段淒美的愛情。
你們一定發現了我始終只在泰姬瑪哈陵的周圍觀望,事實上是我已進入過泰姬陵兩次了,而且門票是700盧比(1台幣約等於2盧比),所以也就放棄了從正面登堂而入,不過首次去阿格拉的人倒是一定要花這個錢,畢竟泰姬瑪哈陵美得就像泰戈爾所形容的「一滴愛的淚珠」啊!